位于三香路莲香桥西北,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传入苏州约在明代末年,至清康熙年间教徒已达500余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发生苏州教案,由此城区教徒大为减少,仅存私宅圣堂数处。相传杨家桥天主堂原为教友殷某私宅圣堂,毁于太平军战火,后由渔民集资重建,成为渔民云集之所,俗称“网船公所”。第二年建造大堂一座,取名“七苦圣母堂”。教徒多为渔民,世代相传。 1958年天主教被用作“苏州市社会主义学校”,但复活节、圣诞节等节日仍有宗教活动。1966年后被移作小学、工厂等单位使用。1981年政府拨款整修,并恢复宗教活动,仍由天主教爱国会管理。 天主教包括礼拜堂、神父楼、修女楼和其他附属建筑,占地约一万平方米,树木葱茏,环境幽静。礼拜堂、神父楼为原构。主体建筑礼拜堂高约18米,占地1012平方米,十字架形平面,正门东向。横宽三间,纵深七间,第四间至第六间横宽为五间。建筑风格具有中西合壁特色,清水砖墙,小青瓦顶,屋面陡峭,亮花筒十字脊。东墙作五山屏风式,上方辟五彩玻璃圆花窗,下方列拱门三座,一大二小。中门额题“万有真源”,并塑有神像,北门题“尚德”,南门额“崇真”。其中各塑神像。堂内列砖砌圆柱,尽端为圣坛,有供圣母的神龛。圆柱上部架木构人字梁,支承檩椽屋瓦。南北檐墙每间辟彩色玻璃拱窗。神父楼面阔七间,两层,砖木结构,在礼拜堂南一字排开,朝北一面下层有廊,檐下列圆形砖柱。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5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10℃ | 西北风 | 3-4 | 1029hPa | 60%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 | 西风 | 1-3 | 1029hPa | 60% |
6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12℃ | 西风 | 1-3 | 1024hPa | 72% |
夜间 | ![]() |
晴 | 低温5℃ | 西风 | 1-3 | 1024hPa | 72% |
7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19℃ | 西风 | 1-3 | 1020hPa | 68%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0℃ | 西风 | 3-4 | 1020hPa | 68% |
8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22℃ | 西风 | 3-4 | 1018hPa | 62% |
夜间 | ![]() |
晴 | 低温11℃ | 西南风 | 3-4 | 1018hPa | 62% |
9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24℃ | 西风 | 3-4 | 1015hPa | 56%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3℃ | 西南风 | 1-3 | 1015hPa | 56%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阴 | 高温25℃ | 西南风 | 1-3 | 1010hPa | 53% |
夜间 | ![]() |
晴 | 低温15℃ | 西南风 | 1-3 | 1010hPa | 53%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27℃ | 西南风 | 1-3 | 1008hPa | 56% |
夜间 | ![]() |
晴 | 低温13℃ | 西南风 | 1-3 | 1008hPa |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