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桥湾古城,转向东南行至嘉峪关市途中,在安西境内彭家桥和玉门镇一带,少许参天的杨柳即为左公杨柳,屹立道旁,前人精心保护而能福荫后世,令人多少有点欣慰。左宗棠开发西北,功烈长存。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是清代晚期著名的儒将。左公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绿树有着特殊的偏爱。他率领的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寥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左公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并且制定保护树林的措施,严加执行。据左公自己记载,光是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止,种活的树就达26.4万株。自古河西种树最为难事,可是在左公倡导督促下,泾州以西,竟然形成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 左公开发西北的功绩不仅于此。他来到地荒人稀,民生凋弊的西北大漠,为解决军需给养而效汉赵充国之法,开渠凿井屯垦农田,振兴农牧蚕桑,仅新疆境内就种桑树80.6万株。自泾州至敦煌,教民试种水稻;铺砂保墒,广植棉花,以釜底抽薪之策禁绝西土,禁烟成效显著。他创办了甘肃制造局和甘肃织呢总局,开创了西北最早的现代工业,并教民纺纱织布。左公还积极兴办文教事业,兴办了兰山书院,又命地方一律兴办义学,对提高当时西北人的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10℃ | 北风 | 1-3 | 839hPa | 26% |
夜间 | ![]() | 晴 | 低温-5℃ | 北风 | 1-3 | 839hPa | 26%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12℃ | 北风 | 1-3 | 840hPa | 29% |
夜间 | ![]() |
晴 | 低温-4℃ | 北风 | 1-3 | 840hPa | 29% |
12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12℃ | 北风 | 1-3 | 836hPa | 26% |
夜间 | ![]() |
晴 | 低温-3℃ | 北风 | 1-3 | 836hPa | 26% |
13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5℃ | 北风 | 1-3 | 835hPa | 27% |
夜间 | ![]() |
晴 | 低温1℃ | 北风 | 1-3 | 835hPa | 27% |
14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16℃ | 北风 | 1-3 | 834hPa | 33% |
夜间 | ![]() |
晴 | 低温0℃ | 北风 | 1-3 | 834hPa | 33% |
15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19℃ | 北风 | 1-3 | 828hPa | 17% |
夜间 | ![]() |
晴 | 低温3℃ | 北风 | 1-3 | 828hPa | 17% |
16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20℃ | 西北风 | 1-3 | 821hPa | 25% |
夜间 | ![]() |
晴 | 低温3℃ | 北风 | 1-3 | 821hPa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