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关,位于易县城西北45公里处的紫荆岭上。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荆关地理位置显要,关城建在依山傍水,两峰对峙的广阔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京西内长城上一处重要关隘。它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与居庸、倒马合称“内三关”。 紫荆关它是进入太行的要口之一,是“太行八径”的第七径,称为“蒲阴径”。紫荆关秦汉时称上谷关,东汉时名五阮关,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子庄关,宋时称金陂关,金、元时因山上多紫荆而改称紫荆关至今。 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这里依山傍水,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居庸关作为北京的北大门,是抵御来自北方异族入侵的重要屏障。但历史证明,紫荆关在捍卫京城上处于居庸关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明将于谦曾说:“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亭林先生)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得更明白:“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 依山面水天造地设,造就了紫荆关雄伟壮丽的优美景色。关城内外,千峰耸立,层峦叠嶂,拒马奔流,浪高水急,盛夏则漫山紫荆花开,花香四溢。易县旅游胜地众多,特别是清西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吸引了更多的游人,紫荆关险中蕴秀的古塞风光,深厚的文物、军事历史底蕴,必将随西陵一起,成为易县一处新的旅游胜地。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1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14℃ | 西南风 | 1-3 | 1019hPa | 30% |
夜间 | ![]() | 晴 | 低温-2℃ | 西南风 | 1-3 | 1019hPa | 30% |
2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20℃ | 西南风 | 1-3 | 1015hPa | 21% |
夜间 | ![]() |
晴 | 低温6℃ | 西风 | 1-3 | 1015hPa | 21% |
3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24℃ | 西风 | 1-3 | 1014hPa | 26% |
夜间 | ![]() |
晴 | 低温10℃ | 西风 | 1-3 | 1014hPa | 26% |
4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26℃ | 西风 | 1-3 | 1008hPa | 13%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0℃ | 西风 | 1-3 | 1008hPa | 13% |
5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8℃ | 西风 | 1-3 | 1006hPa | 12% |
夜间 | ![]() |
晴 | 低温5℃ | 西风 | 1-3 | 1006hPa | 12% |
6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25℃ | 西南风 | 1-3 | 1000hPa | 19% |
夜间 | ![]() |
晴 | 低温9℃ | 西风 | 1-3 | 1000hPa | 19% |
7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28℃ | 西北风 | 1-3 | 1008hPa | 18% |
夜间 | ![]() |
晴 | 低温5℃ | 西北风 | 1-3 | 1008hPa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