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实现光复汉室、统一全国的大业,曾统率蜀国大军, 六出祁山,与司马懿统率的曹魏大军在天水展开军事对垒,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在天水境内,至今遗留有大量蜀魏战争的遗迹,诸葛军垒就是其中值得一提的古迹。 相传蜀军行军打仗时每人身上背着一个乡土袋,袋中装着家乡的泥土,到了异乡饮水或吃饭时,在饮食中撒入一小撮家乡泥土,可防止水土不服。在诸葛大军攻下天水城后,发现这里的水质很好,不用乡土袋中的泥土也没有一个士兵不服水土的。再者,在天水境内将是一场恶战,乡土袋变成累赘。于是,士兵们在天水城东门外,解下身上“乡土袋,把袋中的泥土倒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丈八高的大土墩。 天水城东门外地势开阔平坦,是练兵演阵的理想之地,诸葛亮正好利用了这个土墩。他经常站在高高的土墩上指挥训练军队,整顿军纪,布兵点将。后来,这里成了人们凭吊诸葛亮的胜地,取名为诸葛军垒。 诸葛军垒为古秦州八景之一,在秦城区城东岷山路南。原为底大顶平的圆锥形土墩,高丈余,墩前有碑亭,碑若房门,广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肃穆幽雅。每当正午,艳阳高照,诸葛军垒上没有投影,当地乡民又称无影墩。《天水县志》对此也有明确记载。 历代诗人游客为诸葛军垒写下了不少赞美诗章。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5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14℃ | 北风 | 1-3 | 859hPa | 28%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2℃ | 北风 | 1-3 | 859hPa | 28% |
6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16℃ | 北风 | 1-3 | 859hPa | 36% |
夜间 | ![]() |
晴 | 低温-3℃ | 北风 | 1-3 | 859hPa | 36% |
7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6℃ | 北风 | 1-3 | 858hPa | 30%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 | 北风 | 1-3 | 858hPa | 30% |
8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20℃ | 北风 | 1-3 | 854hPa | 43%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4℃ | 北风 | 1-3 | 854hPa | 43% |
9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7℃ | 北风 | 1-3 | 855hPa | 62% |
夜间 | ![]() |
晴 | 低温2℃ | 北风 | 1-3 | 855hPa | 62%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22℃ | 北风 | 1-3 | 848hPa | 25% |
夜间 | ![]() |
晴 | 低温4℃ | 北风 | 1-3 | 848hPa | 25%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25℃ | 北风 | 1-3 | 846hPa | 43% |
夜间 | ![]() |
晴 | 低温4℃ | 北风 | 1-3 | 846hPa |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