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2025年4月5日 周六 |
![]() |
小雨 11~6℃ 北风西风1-3 1m/s 降雨量:0.0mm |
日出日落|月初月落 今天:06:50 | 18:51 明天:06:49 | 18:52 月初:21:35| 月落:08:14 |
体感温度:7℃ 湿度:76% 气压:996hPa 能见度:16km |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5日周六 | 白天 | ![]() | 小雨 | 高温11℃ | 北风 | 1-3 | 982hPa | 93% |
夜间 | ![]() | 小雨 | 低温6℃ | 西风 | 1-3 | 982hPa | 93% |
6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6℃ | 北风 | 1-3 | 982hPa | 76% |
夜间 | ![]() |
晴 | 低温5℃ | 西北风 | 1-3 | 982hPa | 76% |
7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21℃ | 东风 | 1-3 | 980hPa | 77% |
夜间 | ![]() |
晴 | 低温6℃ | 北风 | 1-3 | 980hPa | 77% |
8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7℃ | 西南风 | 1-3 | 979hPa | 73% |
夜间 | ![]() |
阴 | 低温10℃ | 西风 | 1-3 | 979hPa | 73% |
9日周三 | 白天 | ![]() |
阴 | 高温17℃ | 东南风 | 1-3 | 976hPa | 62% |
夜间 | ![]() |
阴 | 低温10℃ | 西风 | 1-3 | 976hPa | 62%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3℃ | 南风 | 1-3 | 974hPa | 60% |
夜间 | ![]() |
阴 | 低温12℃ | 西南风 | 1-3 | 974hPa | 60%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6℃ | 西南风 | 1-3 | 971hPa | 85%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3℃ | 西风 | 1-3 | 971hPa | 85% |
12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7℃ | 西南风 | 1-3 | 979hPa | 73% |
夜间 | ![]() |
阴 | 低温10℃ | 西风 | 1-3 | 979hPa | 73% |
13日周日 | 白天 | ![]() |
阴 | 高温17℃ | 东南风 | 1-3 | 976hPa | 62% |
夜间 | ![]() |
阴 | 低温10℃ | 西风 | 1-3 | 976hPa | 62% |
14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3℃ | 南风 | 1-3 | 974hPa | 60% |
夜间 | ![]() |
阴 | 低温12℃ | 西南风 | 1-3 | 974hPa | 60% |
芷江历史悠久,禹贡为荆州之域,战国属楚黔中地,秦为黔中郡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称无阳县,晋改舞阳县,隶属武陵郡。唐设巫州,后改沅州,宋置卢阳县,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始称芷江县,属湖南布政使司。民国11年,直隶于省。解放前属湖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初,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改属芷江专署,是年12月属黔阳专区。1981年至今改属怀化地区。198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废芷江县设芷江侗族自治县。
芷江地处湖南西部,云贵高原东缘,地理座标为东经109°17’31"至109°54’49",北纬27°04’12"至27°38’24"。东接怀化(至县城直线平距26.7公里),西至贵州万山、新晃(离县城直线平距38.8公里),南与会同、贵州天柱相连(距县城直线平距46.6公里),北抵麻阳(距县城直线平距23.8公里),距省会长沙498公里(铁路)。全境东西宽61.5公里,南北长63公里,总面积2098.89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1%。整个地貌以丘陵为主,地势由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四周高,中部低,形成盆地。县境山地分南、北干支,北干支为米公山、西晃山,平均海拨1000米,南干支为天南山。最低点海拨208米,最高处海拨1045米。舞水是境内最大河流。
还可以看看天气查询的芷江天气预报30天的天气如何,为大家旅游出行做准备,一般超过3天天气只供参考,而芷江天气预报的天气准确度不高了。
测量时间 | 项目 | 测量值 | 水质类别 | Ⅲ类标准 |
2019-03-15 | pH | 7.23434 | II | 6-9 |
溶解氧 | 9.39823 | II | ≥5 | |
04:02:00 | 氨氮 | 0.1 | II | ≤1.0 |
高锰酸盐指数 | 2.1 | II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