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佛教石窟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固原西北55公里寺口子河(古称石门水)北麓的山峰上,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成为原州(今固原)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山石窟现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连绵2公里的8座山峰上,自南而北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区。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孙宫,以第14、24、32、33窟为代表,多是3~4.5米见方的中心塔柱式窟。北周石窟开凿工程向北发展,集中于圆光寺、相国寺区域,规模大、造像精,现存主要窟有第45、46、51、67等窟,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第45窟和46窟是须弥山最繁丽的洞窟。第51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组成,主室宽13.5米、高10.6米,是须弥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后壁通宽的宝坛上并列3尊坐佛高达6米,雄伟壮观,在现存北周造像中最罕见的杰作。隋唐时的石窟主要分布在相国寺以北、以唐代石窟数量最多。第105窟是一座大窟,俗称桃花洞,主室内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开大龛,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第5窟(大佛楼)是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龛。龛内倚坐佛像高达20.6米,是现存可数的唐代大佛像之一。须弥山保存着造像350余身,题记33则,壁画7处,明代石壁3通,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史上的一笔重要的遗产,对于石窟艺术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3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6℃ | 北风 | 1-3 | 824hPa | 28% |
夜间 | ![]() | 晴 | 低温-3℃ | 北风 | 1-3 | 824hPa | 28% |
4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8℃ | 北风 | 1-3 | 824hPa | 30% |
夜间 | ![]() |
晴 | 低温0℃ | 北风 | 1-3 | 824hPa | 30% |
5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10℃ | 北风 | 1-3 | 822hPa | 28% |
夜间 | ![]() |
晴 | 低温0℃ | 北风 | 1-3 | 822hPa | 28% |
6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13℃ | 北风 | 1-3 | 820hPa | 30% |
夜间 | ![]() |
晴 | 低温1℃ | 北风 | 1-3 | 820hPa | 30% |
7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15℃ | 北风 | 1-3 | 819hPa | 50% |
夜间 | ![]() |
晴 | 低温1℃ | 北风 | 1-3 | 819hPa | 50% |
8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19℃ | 西北风 | 1-3 | 813hPa | 19%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4℃ | 北风 | 1-3 | 813hPa | 19% |
9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2℃ | 西北风 | 1-3 | 810hPa | 35% |
夜间 | ![]() |
晴 | 低温3℃ | 西南风 | 1-3 | 810hPa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