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宫,位于肇庆市星湖中心区石室岩南麓,北靠崧台,面临红莲湖,曾因立有高6米、重7吨的铜铸佛像摩利支天而闻名省港澳和东南亚各国。 水月宫原为观音堂,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但“频年为风雨所折”,后得官民“乐于趋事”,遂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冬“辟广升高,壮址展基”。 据传,观音能显现32种不同的应化色相,其中以“水月”色相最为高洁,因名“水月宫”。宫殿建成后再为风雨所折。明崇祯九年(1636年),两广总督熊文灿倾赀十余万重建。1943年,水月宫遭日寇空袭炸毁。1957年,水月宫按原样再行重建。 水月宫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仿古殿式结构,由大殿、东厢、西厢、后殿4部分组成:大殿,飞檐斗拱、彩釉生辉、华丽堂皇;东西两厢,精美质朴、宽敞明亮,建有回廊相连;后殿,一座两层高的楼阁,依岩建在高台上,尤显其巍峨雄壮。 水月宫大殿昔有摩利支天菩萨(身高6米)偕二天女(身高5米),金身巍然,赤足鼎立;摩利支天双目稍向下凝望,微笑、温厚、慈祥,楣榜“苦海慈航”。佛像铸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为表彰郑芝龙得摩利支天庇佑战胜刘香所铸。可惜原铸件已全部毁于“文化大革命”的烈焰之中。现在看到的摩利支天偕二天女是1986年铸造的复制品。 水月宫有红墙相围。墙内大殿前,设有庭院式花园,四时繁花似锦,争艳斗丽;墙外大门前,种有百年古榕6棵,盘根错节,枝叶繁茂。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5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0℃ | 北风 | 1-3 | 1014hPa | 57%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2℃ | 北风 | 1-3 | 1014hPa | 57% |
6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22℃ | 北风 | 1-3 | 1013hPa | 54% |
夜间 | ![]() |
晴 | 低温13℃ | 北风 | 1-3 | 1013hPa | 54% |
7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24℃ | 北风 | 1-3 | 1011hPa | 52%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2℃ | 北风 | 1-3 | 1011hPa | 52% |
8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7℃ | 北风 | 1-3 | 1009hPa | 62%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3℃ | 北风 | 1-3 | 1009hPa | 62% |
9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8℃ | 北风 | 1-3 | 1006hPa | 53%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5℃ | 北风 | 1-3 | 1006hPa | 53%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7℃ | 北风 | 1-3 | 1003hPa | 55%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7℃ | 北风 | 1-3 | 1003hPa | 55%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30℃ | 北风 | 1-3 | 999hPa | 56% |
夜间 | ![]() |
晴 | 低温18℃ | 北风 | 1-3 | 999hPa |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