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真寺,俗称上洞寺,又名灵洞寺、栖真教院。位于景区北部,前身为铜山石关寺,始建于后唐长兴(930-933)年间,北宋太平兴国(976-984)间废。后有僧如契游经六洞山,因“爱兹山之胜”,遂于太平兴国八年(983)迁址重建寺宇。初名灵洞寺,大中祥符间(1008-1016)改为栖真教院,此时的寺院除正殿外,尚有东西两庑,已初具规模。后经南宋“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之后裔苏迟、苏简、苏林等的多年经营,改东庑为“观音阁”,使古寺增色不少。由元及明,经“爱好山水成癖”的赵志皋苦心构筑,于万历八年(1580)缮修“观音阁”,十九年(1591)重建古刹,遂使此寺“钟磬声闻,山谷答响,犹然西方圣界”。特别是自寺内兴建“藏经楼”与镇江超岸寺、南通广教寺同时珍藏全国仅刻印三部、由陈太后颁发的佛教经典《大藏经》梵箧本6667卷之后,更使寺院地位空前提高。 栖真寺地处深山岙地,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原有建筑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属宋代格局。大殿、藏经楼已毁,左侧配殿,右侧厢房尚存,已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栖真寺旧址前面的灵洞山房遗址上新建了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等建筑,使寺庙重光,古刹生辉,独占兰溪一邑之胜。栖真寺周尚有天池泉、小飞来峰、三苏墓、佛塔等遗迹可供游览。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3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17℃ | 西北风 | 3-4 | 1009hPa | 72%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4℃ | 东风 | 1-3 | 1009hPa | 72% |
1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6℃ | 西北风 | 1-3 | 1007hPa | 74% |
夜间 | ![]() |
晴 | 低温4℃ | 东风 | 1-3 | 1007hPa | 74% |
2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20℃ | 西风 | 3-4 | 1004hPa | 70%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6℃ | 北风 | 1-3 | 1004hPa | 70% |
3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3℃ | 西风 | 3-4 | 1002hPa | 68% |
夜间 | ![]() |
晴 | 低温8℃ | 北风 | 1-3 | 1002hPa | 68% |
4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23℃ | 西风 | 3-4 | 999hPa | 58% |
夜间 | ![]() |
晴 | 低温9℃ | 北风 | 1-3 | 999hPa | 58% |
5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4℃ | 北风 | 1-3 | 994hPa | 51%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1℃ | 北风 | 1-3 | 994hPa | 51% |
6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7℃ | 西风 | 1-3 | 992hPa | 62%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2℃ | 东南风 | 1-3 | 992hPa |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