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区。始建于明代中期,为历史上著名的山西“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故《边防考》上说:“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世。”现存关城旧址范围分西关和东关两部分,城墙依山势而建,十分壮观。据史书记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扩城七里。万历三十四年(1606)城门砌砖,周长3567米。城中鼓楼为宁武关代表性建筑。周围烽火台峙立,气势雄伟。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为东进北京,在“宁武关”与明军进行了一场争夺战,史称“宁武关之战”,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有关宁武关之战,详见本站山西名人>>名人与山西>>周遇吉)。今在宁武恢河东岸,仍有周遇吉之墓,为砖石所筑。 传说宁武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但见城池犹如凤凰,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翅,南城之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 宁武关鼓楼,位于今宁武县城人民大街,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外观为三层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顶,下置砖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余米,气势宏伟。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3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10℃ | 北风 | 1-3 | 917hPa | 40% |
夜间 | ![]() | 晴 | 低温-2℃ | 西风 | 1-3 | 917hPa | 40% |
4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14℃ | 北风 | 1-3 | 916hPa | 33% |
夜间 | ![]() |
晴 | 低温-1℃ | 西南风 | 1-3 | 916hPa | 33% |
5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17℃ | 西南风 | 1-3 | 915hPa | 29% |
夜间 | ![]() |
晴 | 低温0℃ | 西南风 | 1-3 | 915hPa | 29% |
6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18℃ | 西风 | 1-3 | 912hPa | 27% |
夜间 | ![]() |
晴 | 低温0℃ | 西南风 | 1-3 | 912hPa | 27% |
7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19℃ | 西风 | 1-3 | 910hPa | 21% |
夜间 | ![]() |
晴 | 低温1℃ | 西南风 | 1-3 | 910hPa | 21% |
8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21℃ | 西风 | 1-3 | 903hPa | 33% |
夜间 | ![]() |
晴 | 低温4℃ | 南风 | 1-3 | 903hPa | 33% |
9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27℃ | 西南风 | 1-3 | 904hPa | 45% |
夜间 | ![]() |
晴 | 低温3℃ | 西南风 | 1-3 | 904hPa |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