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寺始建于唐,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由菩提禅师朱智勤主持营建。以后各代有兴有废。清康熙时,襄阳十方主持在此披荆斩棘、扩宏法教、开山辟麓而鼎建。寺内的殿宇楼阁依山而建,四重院落。山门左开,古树虬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二佛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两侧有钟楼、鼓楼、大客堂、大斋堂、仓房、禅房、道院等。大雄殿为单檐硬山顶结构,颇具气势。阑额、内额、四椽伏等构件均饰彩绘。法堂柱不饰彩,粉饰的藻井图案色泽深重。东西两壁原有炭塑的五百罗汉,灰褐色彩,显得“清静虚无”。藏经楼重檐歇山顶结构,斗拱彩绘,于华丽之中仍见古朴清雅。两侧的建筑对称分列于左右,雕绘也以古朴清雅而见长。殿房、禅院、僧房和藏经楼下各植奇花异卉。古老的桂花、芙蓉、辛夷、玉兰、枇杷、梅花、芭蕉等各具姿态。寺后山坳里泉水穿漕入院,茵茵送爽。寺内珍藏的《贝叶经》、缅甸佛像及吴道子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平放于殿前的钢石碑,石击则犹如钟?Q,融雪石则着雪即化,被奉为寺院之宝。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31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4℃ | 东北风 | 1-3 | 1011hPa | 50%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2℃ | 西南风 | 1-3 | 1011hPa | 50% |
1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19℃ | 西南风 | 1-3 | 1008hPa | 33% |
夜间 | ![]() |
晴 | 低温4℃ | 西南风 | 1-3 | 1008hPa | 33% |
2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22℃ | 南风 | 1-3 | 1006hPa | 35%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5℃ | 南风 | 1-3 | 1006hPa | 35% |
3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23℃ | 西南风 | 1-3 | 1002hPa | 37%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6℃ | 西南风 | 1-3 | 1002hPa | 37% |
4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5℃ | 西南风 | 1-3 | 999hPa | 39% |
夜间 | ![]() |
阴 | 低温8℃ | 西南风 | 1-3 | 999hPa | 39% |
5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6℃ | 东南风 | 1-3 | 996hPa | 46% |
夜间 | ![]() |
晴 | 低温9℃ | 西南风 | 1-3 | 996hPa | 46% |
6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28℃ | 西南风 | 1-3 | 991hPa | 51% |
夜间 | ![]() |
晴 | 低温11℃ | 西南风 | 1-3 | 991hPa |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