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周公庙是纪念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阳的缔造者、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旦的祠庙,亦称元圣庙。周公曾协助武王伐纣灭商,辅佐成王摄政,东征平定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与纣王之子武庚叛乱,营建洛邑并制礼作乐,使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由于周公开创了千秋伟业,被后世奉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全国各地多设祠纪念,洛阳周公庙即为其中的一座。 洛阳周公庙始建于隋末唐初(618年),为隋将王世充草创。唐太宗贞观和唐玄宗 开元年间予于重修,明嘉靖四年(1525年)在旧址重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修。洛阳周公庙坐北面南,现存一组古建筑。依中轴线自前到后依次为定鼎堂、礼乐堂(会忠祠)、三殿及东、西廊房,凡664平方米,是洛阳市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明、清建筑群之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四角飞檐起翘,拓展伸张, 比例匀称,节奏和谐,既庄严稳重又隽秀灵巧,按我国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所言,这是一座保留有辽金建筑风格的艺术杰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殿内现供奉周公、召公、毕公及周公长子伯禽、次子君陈五尊圣像。定鼎堂后为会忠祠, 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 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现陈列一组人物群像,再现了当年周公制礼作乐的场面,置身此殿仿佛能聆听到典雅而悠扬的韶乐,故改名礼乐堂。后殿为清代单檐硬山式带前廊建筑,现陈列洛阳五大都城遗址出土文物,并展示隋唐东都城宫城、皇城沙盘模型。东、西廊房为清代硬山式建筑,拟辟为《周公史迹陈列》展室。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2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16℃ | 西风 | 1-3 | 997hPa | 36% |
夜间 | ![]() | 晴 | 低温4℃ | 西风 | 1-3 | 997hPa | 36% |
3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19℃ | 西北风 | 1-3 | 994hPa | 32% |
夜间 | ![]() |
晴 | 低温6℃ | 西风 | 1-3 | 994hPa | 32% |
4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21℃ | 西北风 | 1-3 | 993hPa | 28% |
夜间 | ![]() |
晴 | 低温8℃ | 西北风 | 1-3 | 993hPa | 28% |
5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22℃ | 西北风 | 1-3 | 989hPa | 27% |
夜间 | ![]() |
晴 | 低温13℃ | 西风 | 1-3 | 989hPa | 27% |
6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4℃ | 西风 | 1-3 | 987hPa | 20% |
夜间 | ![]() |
阴 | 低温13℃ | 西风 | 1-3 | 987hPa | 20% |
7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6℃ | 西风 | 1-3 | 982hPa | 37% |
夜间 | ![]() |
晴 | 低温13℃ | 西风 | 1-3 | 982hPa | 37% |
8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30℃ | 西风 | 1-3 | 979hPa | 20% |
夜间 | ![]() |
晴 | 低温13℃ | 西风 | 1-3 | 979hPa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