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为吕梁山支脉,前连悬瓮山,西接天龙山,位于太原市西南二十余公里处。 龙山主峰极顶,有元初大道人宋德芳主持重建的昊天观,观址东侧,有石窟八洞,为国内仅存的元代道教石窟群。 龙山道教石窟,主要开凿于元太宗六年(一二三四年),大道人宋德芳主持营造。宋德芳号披云子,山东莱州掖城人。金大定二十二年(—一八二年)生,丘处机弟子。兴定四年,随师赴西域乃蛮国(今内蒙古科不多地区)拜见元太祖成吉思汗,三载还燕,师封“国师”,弟子受宠,后提点教门,往返于大都、平阳、终南山之间,主持醮事。元代以前龙山即已有道教造像两窟,为宋德芳游太原西山时所发现。宋德芳重建昊天观,并开凿三洞石窟。现存第四、第五两窟,面型衣饰、线条手法,极富宋风,似为宋人开凿,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五窟面型方圆,衣饰厚沉,皆为元初风格。第八窟规模甚小,石雕躯体之外敷以泥塑,为后人补造。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窟,实则一窟三层,与第六、第七两窟同为宋德芳所主持开凿.八个窟现存道教造像七十八尊。 龙山石窟规模虽不大,但雕凿技术奇特,面型方圆。衣饰沉厚,线条简练,风格粗犷,生活气息浓郁。我国石窟造像多为佛教题材,此窟甚异,内容全为道府诸神和立门列祖,截至目前所知,尚属海内孤例,亦可称之为元代道教雕像的代表作。一九五七年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4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13℃ | 西北风 | 1-3 | 914hPa | 32% |
夜间 | ![]() | 晴 | 低温-5℃ | 西北风 | 1-3 | 914hPa | 32% |
5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16℃ | 西北风 | 1-3 | 913hPa | 26% |
夜间 | ![]() |
晴 | 低温-3℃ | 西北风 | 1-3 | 913hPa | 26% |
6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18℃ | 西北风 | 1-3 | 912hPa | 24% |
夜间 | ![]() |
晴 | 低温-2℃ | 西北风 | 1-3 | 912hPa | 24% |
7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18℃ | 西北风 | 1-3 | 908hPa | 21% |
夜间 | ![]() |
晴 | 低温0℃ | 西南风 | 1-3 | 908hPa | 21% |
8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22℃ | 西北风 | 1-3 | 907hPa | 17% |
夜间 | ![]() |
晴 | 低温1℃ | 西北风 | 1-3 | 907hPa | 17% |
9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23℃ | 西南风 | 1-3 | 901hPa | 32% |
夜间 | ![]() |
晴 | 低温0℃ | 东北风 | 1-3 | 901hPa | 32%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25℃ | 西风 | 1-3 | 900hPa | 39% |
夜间 | ![]() |
晴 | 低温1℃ | 西风 | 1-3 | 900hPa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