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清真寺位于柳州市公园路53号,据寺内碑文记载,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柳州回民集资,由甘肃固原人马雄在广西任提督时倡议并资助修建,寺址在提督衙门附近三川社,规模相当宏大。大门南向,牌楼式重檐三排拱门,进门有院落,再进为经堂,正中大殿。殿内有三块彩色《古兰经》经文.屋檐前原挂有明太祖朱元璋御制“至圣百字赞”木质匾额一块,“文化大革命”中的1967年被毁。寺建成后,马雄曾延聘全国各地的著名经师到柳州讲学,并在寺内创办了广西最早的经堂学校。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兵平定柳州时,寺毁于火。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 道光十三年(1833年)、咸丰四年(1854年)因该寺颓旧,又曾集资修建。先后有广东人马代麟、提督乌大经、经师杜从云、伍万春等出力,清真寺之建筑,一天比一天整齐。咸丰七年(1857年)李文茂起义,寺又被毁。光绪四年(1878年)再度重修,民国12年(1923年)又经马、以、白等姓回民教徒集资修建.历次修建都恢复清真寺的旧观,寺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寺始建时,正门向南,1983年改向北,清真寺现仅存有大殿及水房,总占地约1500平方米,寺内大殿面积为219.4平方米,2000年1月,市政府下文,将临近清真寺的437.68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划为清真寺建设用地。柳州清真寺是柳州市回民欢庆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聚会的地方。每逢这些节日,都有教徒和教众来此朝圣。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5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0℃ | 北风 | 1-3 | 1007hPa | 45%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1℃ | 北风 | 1-3 | 1007hPa | 45% |
6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3℃ | 北风 | 1-3 | 1006hPa | 47%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2℃ | 北风 | 1-3 | 1006hPa | 47% |
7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4℃ | 北风 | 1-3 | 1005hPa | 40%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2℃ | 北风 | 1-3 | 1005hPa | 40% |
8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4℃ | 北风 | 1-3 | 1001hPa | 37%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3℃ | 北风 | 1-3 | 1001hPa | 37% |
9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5℃ | 东风 | 1-3 | 998hPa | 48%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4℃ | 东风 | 1-3 | 998hPa | 48%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7℃ | 南风 | 1-3 | 997hPa | 59%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5℃ | 南风 | 1-3 | 997hPa | 59%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8℃ | 南风 | 1-3 | 990hPa | 45%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6℃ | 南风 | 1-3 | 990hPa |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