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在独山子油矿北约130千米处,有一座“沥青丘”,这里像山泉一样流出的不是水,而是黑色的油。当地人把这里叫做“黑油山”,维吾尔语即“克拉玛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石油工业十分落后,最大的玉门油田年产量不过10余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虽然经过三年恢复期,但到1953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也只有43.5万吨,这个产量仅仅能满足社会生产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1954年,以苏联专家乌瓦洛夫为队长,地质师张恺、实习生宋汉良、朱瑞明等十人组成地质调查队,对新疆黑油山──马尔禾地区完成1:10万的地质普查后,明确提出该地区有很好的含油前景,建议进行地球物理详查和探井钻探。 1955年1月,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举行,把新疆确定为重点勘探地区之一。经过半年的准备,技师陆铭宝任队长的1219青年钻井队由独山子开赴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南侧1号井开钻; 10月29日完钻,次日喷油。从此,“克拉玛依”这个象征着吉祥富饶的名字传遍了五湖四海。 到1960年,油田初步探明含油面积290平方千米;克拉玛依──马尔禾油田先后发现克拉玛依、白碱滩、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嘴等多个油田,整个轮廓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的克拉玛依己经建设成为一个依托石油立体发展的工业城市。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5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9℃ | 北风 | 1-3 | 970hPa | 43% |
夜间 | ![]() | 晴 | 低温0℃ | 北风 | 1-3 | 970hPa | 43% |
6日周日 | 白天 | ![]() |
阴 | 高温11℃ | 北风 | 1-3 | 970hPa | 43% |
夜间 | ![]() |
晴 | 低温1℃ | 北风 | 1-3 | 970hPa | 43% |
7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13℃ | 北风 | 1-3 | 969hPa | 30% |
夜间 | ![]() |
晴 | 低温2℃ | 北风 | 1-3 | 969hPa | 30% |
8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17℃ | 北风 | 1-3 | 964hPa | 26% |
夜间 | ![]() |
晴 | 低温4℃ | 北风 | 1-3 | 964hPa | 26% |
9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17℃ | 北风 | 1-3 | 962hPa | 36% |
夜间 | ![]() |
晴 | 低温6℃ | 北风 | 1-3 | 962hPa | 36%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阴 | 高温18℃ | 北风 | 1-3 | 960hPa | 65%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6℃ | 西北风 | 4-5 | 960hPa | 65%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阴 | 高温22℃ | 北风 | 1-3 | 967hPa | 62% |
夜间 | ![]() |
阴 | 低温12℃ | 北风 | 1-3 | 967hPa |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