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春轩塔,座落在东台市西溪泰山护国禅寺之西海沟河畔。 此塔全部砖瓦结构,七级八面,高约21米,底层直径7.2米,每层每面有神龛供奉佛像。中空无梯,无地基,就建在泥地上,屡遭地震和水灾,仍巍然屹立如初。塔的宝顶原是铜葫芦,用"风火铜"铸成,随着日照光线不同,能变幻成七种色彩。 据清嘉庆纂修的《东台县志》记载:"海春轩塔在西溪南广福寺侧,传为唐尉迟敬德监造,塔顶有题名。"当时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海和导航,故又称"镇海塔"。 海春轩塔初名为"孝母塔"。相传唐代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幼时随母逃难曾住过西溪。那时,西溪为海边渔村,渔民出海捕捞,每遇浓雾或风浪,便有海难发生。此时,海滩上老弱妇孺,哭声一片,十分凄惨。尉迟母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每见此景,总是泪流满面,但又无力相助,只好嘱咐尉迟敬德:"今后如有出头之日,定要在这里建座塔,塔上点起大灯,让渔民出海能辨个方向,少出人命事故,这是你的为人之道啊!"尉迟跪拜答道:"孩儿谨遵母命,铭刻在心。" 后来,尉迟敬德果然出人头地,辅佐李世民开国平天下,发迹后的尉迟敬德,没有忘记幼年的遭遇,牢记母亲的嘱托。他奏请唐太宗李世民,在西溪建塔,太宗准奏。所以西溪百姓称此塔为"孝母塔"、一称"尉迟塔"。 又称为"定海塔"。新中国建立后,此塔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55年、1962年和1982年三次拨款维修,得到很好的保护。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7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8℃ | 北风 | 1-3 | 1029hPa | 52% |
夜间 | ![]() | 晴 | 低温-1℃ | 西南风 | 1-3 | 1029hPa | 52% |
8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14℃ | 西南风 | 1-3 | 1023hPa | 74% |
夜间 | ![]() |
晴 | 低温4℃ | 西南风 | 1-3 | 1023hPa | 74% |
9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20℃ | 西南风 | 1-3 | 1019hPa | 65% |
夜间 | ![]() |
晴 | 低温9℃ | 西风 | 1-3 | 1019hPa | 65%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23℃ | 西风 | 1-3 | 1017hPa | 61% |
夜间 | ![]() |
晴 | 低温11℃ | 西南风 | 1-3 | 1017hPa | 61%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24℃ | 西风 | 1-3 | 1014hPa | 55%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1℃ | 西风 | 1-3 | 1014hPa | 55% |
12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5℃ | 西南风 | 1-3 | 1010hPa | 54% |
夜间 | ![]() |
晴 | 低温14℃ | 西南风 | 1-3 | 1010hPa | 54% |
13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27℃ | 西南风 | 1-3 | 1006hPa | 51% |
夜间 | ![]() |
晴 | 低温11℃ | 西南风 | 1-3 | 1006hPa |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