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阁,位于施秉县城西面的王家坡半山上,为旅游城的景点之一。原寺庙建于清康熙末年,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被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偏桥卫的上五旗杨玉珍望门守节,与其亲族杨天才聚众募捐,重建正殿一栋、厢房二间,塑观音佛像,杨玉珍住持修行,改名为"白衣庵",后更名为观音阁。1949年解放,僧尼离去。1953年改作偏桥小学,1960年寺庙被拆,庙址复耕。 为恢复邑中胜景,点缀施秉旅游风光,城内有识之士丰学文、丰传明、宋海珊、苏德友、何金生、李恒夫、李心明、周玉莲、杨昌芝、姚贵平、张秀明等,于1993年聚众捐资,重建观音阁胜景。按历史形成的会期,即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个会期,数以千计的远近游客前来进香、观看、游览。近年来,中外友人在旅游国家级风景区上舞阳、下舞阳、云台山和杉木河之后,住宿于施秉县城,许多友人茶余饭后,闲步漫行,从县人大常委会右侧岔口沿石板小路直上200余米,即可进入观音阁。两侧为钢筋混凝土建成的餐厅和僧尼住宅,正殿古式建筑,形象雄伟,外有金龙缠住,殿中除两旁书写《重修观音阁记》和诗词外,更有趣者,在3尊佛像后面用楷书书写:"堂上二位老人就是菩萨,只要早晚孝顺,自有好处,无须敬我;胸中一点善念,即为其佛祖,坚持朝夕奉行,定获佳果,何须求神。"观音赞言,传统美德须牢记,为人处事应慎行。游者站在正殿门前,可观县城全景,为您增加一点美好的诗意。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5日周六 | 白天 | ![]() | 阴 | 高温11℃ | 北风 | 1-3 | 923hPa | 79% |
夜间 | ![]() | 阴 | 低温4℃ | 北风 | 1-3 | 923hPa | 79% |
6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6℃ | 北风 | 1-3 | 922hPa | 81%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5℃ | 北风 | 1-3 | 922hPa | 81% |
7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7℃ | 北风 | 1-3 | 921hPa | 78%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7℃ | 北风 | 1-3 | 921hPa | 78% |
8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8℃ | 北风 | 1-3 | 918hPa | 72%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1℃ | 北风 | 1-3 | 918hPa | 72% |
9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3℃ | 北风 | 1-3 | 915hPa | 82%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0℃ | 北风 | 1-3 | 915hPa | 82%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5℃ | 北风 | 1-3 | 914hPa | 88%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4℃ | 北风 | 1-3 | 914hPa | 88%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5℃ | 北风 | 1-3 | 910hPa | 92% |
夜间 | ![]() |
小雨 | 低温14℃ | 西南风 | 1-3 | 910hPa |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