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堂位于大同城西7.5公里的一座小山岗上。建于辽代。曾毁于兵火。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大同,观音堂再次毁于兵火。现存的建筑系顺治8年(公元1651年),在旧址重建,屡加修蕞至今。1996年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布局紧凑。戏台、观音堂、三真殿、台殿楼阁沿中轴线由前至后排列,迭层至高。山门结构为砖卷门洞,门额上书“观音堂”三字。一座戏台,坐南向北,建造于离地8米高的洞口,洞下是古代车马人行之道。戏台与正殿(观音殿)之间的腰墙相隔,进入腰门,左右两侧各有钟鼓楼台和碑廊。正间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顶为悬山式,覆以琉璃瓦。殿内增置抱厦以扩大佛事活动场地。殿内正中有一尊6米高的石雕观音立像,头饰花冠直达屋顶。观音两侧有2米高的石雕胁侍立像两尊。这些雕像均为金色粉装,系辽代所作。殿内东西两侧伫立着十大明王。壁上还绘有二十四幅画,讲述观音菩萨救难的故事。寺前有三龙琉璃照壁,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双面照壁,为明代遗物。寺西摩崖上镌有三米见方的双钩“佛”字,据考证为辽代遗迹。"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5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9℃ | 西风 | 1-3 | 891hPa | 45% |
夜间 | ![]() | 晴 | 低温-7℃ | 西北风 | 1-3 | 891hPa | 45% |
6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12℃ | 西南风 | 1-3 | 890hPa | 32% |
夜间 | ![]() |
晴 | 低温-6℃ | 西北风 | 1-3 | 890hPa | 32% |
7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14℃ | 西北风 | 1-3 | 889hPa | 42% |
夜间 | ![]() |
晴 | 低温-5℃ | 西风 | 1-3 | 889hPa | 42% |
8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15℃ | 西风 | 1-3 | 885hPa | 24% |
夜间 | ![]() |
晴 | 低温-2℃ | 西风 | 1-3 | 885hPa | 24% |
9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17℃ | 西风 | 1-3 | 884hPa | 23% |
夜间 | ![]() |
晴 | 低温-3℃ | 西风 | 1-3 | 884hPa | 23%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18℃ | 西风 | 1-3 | 876hPa | 28% |
夜间 | ![]() |
晴 | 低温-2℃ | 西风 | 1-3 | 876hPa | 28%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19℃ | 西风 | 3-4 | 878hPa | 44% |
夜间 | ![]() |
晴 | 低温-3℃ | 西风 | 3-4 | 878hPa |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