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缯书,是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呈长方形,长约46厘米,宽约38厘米。中心有两段文字,共948字,行文颠倒排列,可分为甲、乙编,甲编13行,乙编8行,四周用朱、绛、青三色绘有神物和树木等图象和解说词,此缯书是我国最早用毛笔与彩墨书画的珍贵图书资料。它的出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最早的研究文章是1944年蔡季襄的石印本《晚周缯书考证》。以后,中外有关文章和专著相继出版,如饶宗颐的《长沙战国缯书》,澳洲巴纳德的《楚帛书的初步研究》、安志敏和陈公柔的《长沙战国缯书及有关问题》、陆磐《先秦两汉帛书考》的附录《长沙古墓绢质彩绘照片小记》,董作宾的《论长沙出土之缯书》,以及商承柞的《战国楚帛书述略》等等,不胜枚举。说明楚缯书是研究楚文字的重要资料。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20℃ | 北风 | 1-3 | 1020hPa | 53% |
夜间 | ![]() | 晴 | 低温4℃ | 西北风 | 1-3 | 1020hPa | 53%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21℃ | 西北风 | 1-3 | 1019hPa | 47% |
夜间 | ![]() |
晴 | 低温7℃ | 东南风 | 1-3 | 1019hPa | 47% |
12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23℃ | 东南风 | 1-3 | 1017hPa | 49% |
夜间 | ![]() |
晴 | 低温12℃ | 东南风 | 1-3 | 1017hPa | 49% |
13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25℃ | 西北风 | 1-3 | 1013hPa | 48% |
夜间 | ![]() |
晴 | 低温11℃ | 东南风 | 1-3 | 1013hPa | 48% |
14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26℃ | 东南风 | 1-3 | 1009hPa | 40%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14℃ | 南风 | 1-3 | 1009hPa | 40% |
15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22℃ | 东南风 | 1-3 | 1008hPa | 71% |
夜间 | ![]() |
晴 | 低温13℃ | 东南风 | 1-3 | 1008hPa | 71% |
16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29℃ | 南风 | 1-3 | 1002hPa | 58% |
夜间 | ![]() |
晴 | 低温14℃ | 南风 | 1-3 | 1002hPa |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