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初名"齐政楼",后毁于火。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又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重建宫室的同时,又重建了鼓楼。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鼓楼遭雷击被毁后重修。后又分别于清嘉庆五年、清光绪二十年、新中国成立后,对鼓楼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鼓楼通高46.7米,三重檐,歇山顶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古代建筑。 钟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后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又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奉旨再次重建,两年后竣工。重建时为了防止火灾,整个建筑采用砖石梁拱券式结构。钟楼南门正中矗立着"乾隆御制碑"详细记载了当时修建钟楼的情况。 钟楼通告4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单体古代建筑。 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鼓楼置鼓,鼓楼悬钟"晨钟暮鼓"循律韵通。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度。清朝的衰亡,使钟鼓楼逐渐失去了为古都报时的功能,击鼓定更撞钟报时的方法,于1924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彻底废止。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12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14℃ | 北风 | 1-3 | 1016hPa | 37% |
夜间 | ![]() | 晴 | 低温-2℃ | 西风 | 1-3 | 1016hPa | 37% |
13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温20℃ | 西南风 | 1-3 | 1011hPa | 23% |
夜间 | ![]() |
晴 | 低温5℃ | 西北风 | 1-3 | 1011hPa | 23% |
14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温22℃ | 西北风 | 1-3 | 1010hPa | 32% |
夜间 | ![]() |
晴 | 低温9℃ | 西北风 | 1-3 | 1010hPa | 32% |
15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温22℃ | 西北风 | 1-3 | 1005hPa | 13% |
夜间 | ![]() |
晴 | 低温9℃ | 西风 | 1-3 | 1005hPa | 13% |
16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25℃ | 西北风 | 1-3 | 1003hPa | 17% |
夜间 | ![]() |
晴 | 低温9℃ | 北风 | 1-3 | 1003hPa | 17% |
17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22℃ | 西南风 | 1-3 | 996hPa | 14% |
夜间 | ![]() |
晴 | 低温7℃ | 东北风 | 1-3 | 996hPa | 14%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温19℃ | 北风 | 1-3 | 1005hPa | 14% |
夜间 | ![]() |
晴 | 低温9℃ | 北风 | 1-3 | 1005hPa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