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8年成立,位于甘肃省最南端,东经104o16?@-105o27?@,北纬32o16?@-33o15?@,辖文县、武都两个县的15个乡镇157个行政村,5.6万人。总面积为223671公顷,区划为核心区97329公顷、缓冲区26032公顷、实验区10031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为82.7%。 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大熊猫、珙桐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区内共有脊椎动物485种,隶属32目98科273属,占甘肃省脊椎动物总数的65.45%。兽类77种,鸟类275种,鱼类68种,两栖爬行类65种,昆虫类2138种,蜘蛛195种。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5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大熊猫(约占全国数量的十分之一)、金丝猴、羚牛、豹等10种,二级保护的42种,其中:兽类16种、鸟类24种,两栖类2种。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共有高等植物197科2160种;19亚种;239变种;12变型。是甘肃珍稀濒危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有珍稀濒危植物38科60属67种及变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科5属6种,即珙桐、光叶珙桐、水杉、银杏、香果树、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13科、19属、19种;三级保护植物18科、22属、25种;甘肃省重点保护植物13科、17属、17种,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资源仅1属5种。
日期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气压 | 湿度 |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阴 | 高温14℃ | 北风 | 1-3 | 814hPa | 34%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2℃ | 北风 | 1-3 | 814hPa | 34% |
12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温18℃ | 北风 | 1-3 | 814hPa | 51% |
夜间 | ![]() |
晴 | 低温2℃ | 北风 | 1-3 | 814hPa | 51% |
13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6℃ | 北风 | 1-3 | 813hPa | 60%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3℃ | 北风 | 1-3 | 813hPa | 60% |
14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6℃ | 北风 | 1-3 | 810hPa | 55% |
夜间 | ![]() |
阴 | 低温6℃ | 北风 | 1-3 | 810hPa | 55% |
15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18℃ | 北风 | 1-3 | 810hPa | 64% |
夜间 | ![]() |
晴 | 低温6℃ | 北风 | 1-3 | 810hPa | 64% |
16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温19℃ | 北风 | 1-3 | 806hPa | 48% |
夜间 | ![]() |
晴 | 低温5℃ | 北风 | 1-3 | 806hPa | 48% |
17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温23℃ | 北风 | 1-3 | 804hPa | 71% |
夜间 | ![]() |
晴 | 低温9℃ | 北风 | 1-3 | 804hPa | 71% |